NSFC“科学问题属性”选哪个?这800字的选择理由,怎么写?
1#
最近总有人在问:“科学问题属性”选哪个?这800字的选择理由,怎么写?
话说,我们也是第一次接触,真的不是很方便给大家推荐。然而,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后,应大家要求,还是今天简单说一下!仅供大家参考:若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大咖批评指正!!感谢大家支持!
1、先看怎么选!

大家可以看到,一共四类,四选一即可!
NSFC在“重要提示”中告知大家,需要:根据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选择科学问题属性。具有多重科学问题属性的,申请人应当选择最相符、最能概括申请项目特点的一类科学问题属性。
到此,我们来看一下四个类型: 1.“鼓励探索、突出原创”;2.“聚焦前沿、独辟蹊径”;3.“需求牵引、突破瓶颈”;4.“共性导向、交叉融通”。
实在不会选,怎么办?
大家在做考试试卷时,单选题,有种答题策略是:排除法!所以,如果你实在不会选,就排除法排除其他的。比如,我无法判断我的科学问题原创性是否符合NSFC要求的那么高端,那就排除这一个;如果你觉得与“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不相关或不清楚是不是属于,那就排除这个;如果你觉得,你是交叉学科,比如纳米材料与医学交叉、人工智能与医学交叉,那你就可以考虑选第4个。
如果上述1/3/4都不太符合,你就看看,是不是与“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有关。你要看你的科学假说和研究内容,是不是属于“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难点”。科技热点,这个大家都清楚,也都知道。比较容易判断!
通过我们上述简单分析,您是不是可以对自己的科学属性做出判断了?虽然是第一次申请,但我觉得大家对自己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都比较了解,因此也不是太难选。
2、看怎么写理由!
NSFC在填报系统中是这样提示大家的:请阐明选择该科学问题属性的理由(800字以内)。好了,系统已经说了,不超过800字,那么我写100个字,是不是合理呢?这里,我们私自认为,不太好?有点搪塞的感觉?摘要还写了四百字呢!
既然,NSFC说了,要通过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来选择属于哪一类,那么是不是在告诉大家,我们的理由,也可以根据“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来改写?
1)关键科学问题从哪儿来?立项依据啊!大家的立项依据写了几千字是有吧?把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找出来,重新组织一下内容。是不是几百字就有了?简单不?
2)关键科学问题带出来的就是科学假说,对吧?每个人都会有科学假说吧?每个人也都要写“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吧?这些加起来,也得有个两三百字,对吧?
3)最后是研究内容,几乎每个人的研究内容,也得有几百字吧?
4、填写科学属性后,申请书中是否保存呢?


5、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