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启航,寻找新的科研项目申报点
1#

目前而言,大家常规的申报都集中在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但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联合基金的重视与关注,尤其是这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改革后,与众多的地区、企业、行业协会重新签署协议的联合基金项目,更具有申报的价值!
NSAF 联合基金
天文联合基金
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
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
民航联合研究基金
NSFC-通用技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钢铁联合研究基金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雅砻江联合基金
智能电网联合基金
核技术创新联合基金
NSFC-广东联合基金
NSFC-云南联合基金
NSFC-新疆联合基金
NSFC-河南联合基金
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
NSFC-山东联合基金
NSFC-辽宁联合基金
NSFC-浙江两化融合联合基金
NSFC-山西煤基低碳联合基金
NSFC-广东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项目
NSFC-深圳机器人基础研究中心项目
这些项目更偏爱早前与相应单位有相关合作基础的项目,看过2019年指南的你,非常显著的会发现联合基金几乎涵盖了八大学部科学处的很多项目,更为显著的优势是,联合基金没有连二休一(连续两年不中需要休息一年)的说法,这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支撑,尤其是在相对被漠视的目前,这些项目都没有很强的共识度下,还是可以一“战”,可以尝试作为面上项目的补充进行申报。
建议:联合基金项目,根据实际学科的特性,可以提前谋划与相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以导向性的问题为合作基础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
讲到国际合作,很多单位及申请人可能还是比较陌生,但是这块已经持续进行了很多年,而且按照现在“增强科技文化自信,走出去的战略”,中国必将越来越重视这块的长效发展。
根据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相关信息,国际合作将在下列几点发挥重大作用: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国家重大主场外交科技工作;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进科研经费跨境使用试点;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建议:这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一定要重视,也是很大的机会,按照相关的科技政策,包括国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等科研主管部门都投入不了经费,而且还在持续的跟进,双边的国际合作已成常态的今天,目前有很大的趋势往多边(组织间)和大科学方向进行延伸和拓展,这块很多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朋友不妨可以建立高效的联系,因为此类项目往往需要所在国双方分别向主管部分提交申请,所以程序上是比一般的面上要复杂,但是这部分的评选也是双边协商共评选,所有机会比个人在国内单拼有一定的优势。
目前,此类项目中的重点国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放宽申请人的条件:增加了“千人”和“青千”如果没有主持或参与(过)3年期以上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没有高级职称),也可以申报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这对于目前不能“通吃”的人才战略下,也是对千人计划很好的经费补充。
也建议申请人尝试科协的相关项目申报,这部分请关注中国科协的相应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