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摘要,这里有酸菜的“四字秘诀”
浏览
1666
回复
0
收藏
0
1#
2018-12-20 21:14:18

作者:酸菜(转载请注明: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之前酸菜就谈到,摘要那是要全文定稿之后再拟定的,因为正文的很多修改都或多或少会影响摘要的内容,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故而由此安排。网上填报里,基本信息,中英文摘要,项目主要参与者和基本预算表都要现行填写,也是时候给小伙伴们抖一抖基金标书中摘要撰写的独家秘笈了——那便是“凝、集、推、解”四段心法。此心法犹如乾坤大挪移,有先前九阳神功(模块化写作)打下的基础,找个心静的间歇,花上半个时辰,泡上一杯清茶便可练成。
无论是评审基金,还是论文,看题目、摘要后就可以有个初步的印象了,继续看后面的内容往往是加强评审人的判断。如果题目很好,摘要写的非常清楚,评审人很容易看懂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以及问题的意义等,就相信整个标书写的都不错。那要拒绝是非常难的!绝大部分情况下,摘要写的好,整个标书都写的好;相反,摘要写不清楚,整个标书也就马马虎虎的。这是一份标书的门面,也是获得评审好感度的关键。
所以说,想知道“文采”这东西对写标书有什么用的话,去看看摘要吧。摘要有400个字符的限制(即包含标点符号),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把故事讲清楚,十分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和文字驾驭能力。字数少了,显得信息披露不充分,所以一般380-400之间是比较理想的呈现方式,斟字酌句进行内容取舍,同时还要保持语言的流畅性,达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境界,还是颇有难度的。

、
凝,凝练临床问题。往往是1句话,说明申请人的课题是为了改善什么临床困境。如果你的问题较有新意,多费些笔墨亦可,可以加上1句关于临床意义的描述,但如果是常见问题,则力求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集,聚焦科学领域。也是1句话就好,一个临床问题可能存在诸多的科学问题切入点,需要阐明申请人的兴趣所在(往往涉及到热点),给评审一目了然的印象。这时候要是申请人背景很强大的,不妨结合自己的前期研究工作来展开,表现出你在该领域的积累和水平,有高水平文章(IF>5)的话,我会毫不吝啬把字符数留给报上权威期刊的名号,充分地表现加分项。
推,既是推理演绎也是推陈出新。这是摘要的内容核心,需要2-3句话,重点说明申请人的前期研究发现以及相应的学术价值,总结支撑科学假设的实验证据,并有逻辑地推演整个研究story。倘若篇幅允许,可以加1句话来解释本项目中有什么学术观点是新的,未见文献报道。但关于前期研究结论千万不能缩水,我是宁可在前两部分精简文字也不会草率破坏“推”的完整性。
解,解决方案。承接于“推”的故事,用1-2句话进行研究设计的补充完善,参考酸菜在研究内容部分介绍过的,从组织、细胞、动物、分子四个维度延伸不会犯错。总之是告诉评审大人通过本项目的执行,能够进一步解答一些科学问题,为临床困难的破局奠定“理论基础”。有时候字数有富裕,便会来1句务虚的“拔高”,效果其实不大,但撑满字数嘛,好歹也是个态度嘛。
回复
已有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