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然科学基金改革
浏览
1094
回复
0
收藏
0
1#
2018-12-19 13:04:56

科学基金新时代新作为
今年6月,在第八届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新时期科学基金资助导向,相信大家一眼都能看到,基金委网站上的:

其中,“鼓励探索,突出原创”旨在让新思想及时得到支持,鼓励源于科学家灵感的自由探索,强调首创性,使科学基金成为新思想的孵化器;“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旨在扩展新的科学前沿,强调开创性和引领性,使科学基金成为科学前沿的牵引器;“需求牵引,突破瓶颈”旨在破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使科学基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驱动器;“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旨在以共性科学问题为导向,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科学基金成为人类知识的倍增器。
Science 曾经有篇社论评价总结自然科学基金的四个资助类别为:
1.好奇心驱动的研究
2.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
3.经济社会所需的研究
4.应对重大挑战的跨学科研究
改革方案
据公开的消息,2018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重点研究论证三方面改革方案:
一是提出以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学科布局方案。这要求科学基金的学科布局既要涵盖不同层次的知识,也要将知识体系的结构与国家各领域重大需求相融通,解决学科相互隔离等阻碍创新的问题。
二是研究制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智能化评审辅助系统建设方案”,为未来全面推进项目评审智能化提供支撑。
三是研究探索“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的同行评议工作机制。评审工作要计入专家贡献,进一步引导和激励评审专家负责任开展项目评审,从根本上保障科学基金同行评议质量。
这里第三步,在6月份第八届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提出的口号是:负责任+计贡献”的同行评议工作机制,但是在11月份上2018年度党组(扩大)会议上明确又加上了“讲信誉”,形成了“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的同行评议工作机制。
对于评审人还明确了三点鼓励:
1.鼓励评审人认真负责地对申请书进行评审,作出科学判断;
2.对评审人的评审效果和公正性进行统计;
3.鼓励评审人在评价申请书的过程中,尽可能对申请人的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5日至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率团访问瑞士和法国时,在巴黎召开了“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会议中,李静海做了相关主题报告,与会人员都同科学研究全球化趋势无可抵挡。在双边科技合作交流日益丰富的今天,多边合作模式也在稳步上升中,国际国内大科学大战略的部署,将为这些国际合作不断打开新篇章。

相关预测
1.交叉学部的设立有一定的基础,有广阔的空间,也面临着评审专家遴选难的问题。
2.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在专家知识系统、评审精准匹配等方向有作为。
3.新的评议机制的建立还需稳步推进。
4.国际合作将走向新高度,并且有从目前的双边合作拓展到多边合作的趋势。
(来源于:火行)
回复
已有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