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一下评审专家的真实评审过程,大家看看靠谱吗
浏览
721
回复
3
收藏
0
1#
2018-11-7 23:12:12
我今年也被一个奇葩评审意见整郁闷了,明明在立项依据里面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和具体应用做了详细论述不说,这次申报还得到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对方作为合作单位联合申报的面上,要知道工业界最讲效益,没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对方是不会支持的。结果有个专家的意见居然是工业应用较少,产业化前景差。
有些网友也在抱怨,说专家没有提出负面意见,但又没中,下次都不知道该怎么修改,所以在这里希望能和大家探讨一下在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专家意见和评审过程,找出基金不中的根源,才能真正对症下药。
由于现在面上激烈,本子的质量都很高,明显的漏洞已经很少了,但名额又只有这么几个,所以个人推断,评审专家都是先排序,当然影响排序的因素可能包括创新性、本子质量、发表论文、以及朋友圈。顺序排完了,给A的评语当然好写,给BC的评语就比较麻烦了,所以有的专家时间多一点,就挑一些小问题;有些专家比较忙,就随便写一些看来比较奇葩的意见,或干脆就不提意见。所以大家会收到比较郁闷的意见。
综上,个人以为,专家的意见其实并不是基金不中的根本原因,而是综合因素上输给了别人,例如,你排在了有千人、院长,甚至院士的死亡小组里,这个时候我想专家意见的参考意义就不是很大了,所以改本子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提高本子外的综合得分才能真正治本。不知道这样的分析对不对。
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基金不中的根源,希望各位朋友讨论,找出问题的真相和本质,才能对症下药。更希望有评审专家能现身说法,也希望版主能给个推荐,谢谢。
有些网友也在抱怨,说专家没有提出负面意见,但又没中,下次都不知道该怎么修改,所以在这里希望能和大家探讨一下在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专家意见和评审过程,找出基金不中的根源,才能真正对症下药。
由于现在面上激烈,本子的质量都很高,明显的漏洞已经很少了,但名额又只有这么几个,所以个人推断,评审专家都是先排序,当然影响排序的因素可能包括创新性、本子质量、发表论文、以及朋友圈。顺序排完了,给A的评语当然好写,给BC的评语就比较麻烦了,所以有的专家时间多一点,就挑一些小问题;有些专家比较忙,就随便写一些看来比较奇葩的意见,或干脆就不提意见。所以大家会收到比较郁闷的意见。
综上,个人以为,专家的意见其实并不是基金不中的根本原因,而是综合因素上输给了别人,例如,你排在了有千人、院长,甚至院士的死亡小组里,这个时候我想专家意见的参考意义就不是很大了,所以改本子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提高本子外的综合得分才能真正治本。不知道这样的分析对不对。
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基金不中的根源,希望各位朋友讨论,找出问题的真相和本质,才能对症下药。更希望有评审专家能现身说法,也希望版主能给个推荐,谢谢。
回复
已有 3 条回复
相关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