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为“国基体”?
浏览
1428
回复
0
收藏
0
1#
2018-10-27 10:56:24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名单已下达申请人所在单位,有人欢喜有人愁。我去年没有单独申请,只作为参与者与人合作申请了一项,没中,但心情没受到太大影响。
今天好奇上网查了查,看看获批项目是否公布,但没能查到,可能还要等两天。无意中发现,这两年我单位的中标课题的题目中“基于”(相当于英文中-based)两个字出现的频度很高,估计其他单位的申请者可能也喜欢用这两字,莫非它已成为传说中的“国基体”?
我见过的申请书标题的经典“国基体”一是“玄而又玄”,二是“耸人听闻”,三是“牵强附会”,总之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中不中标无人能左右,但至少先让评审者惊秫一回,然后细细品味一番。
项目名称取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评审者的好恶,取个“吸睛”的题目无可厚非,但“时髦”和“花俏”并不一定讨巧,而千篇一律的“基于”会否让人反感呢?
非也,带“基于”的标书中标率如此之高,想必评委们非常青睐此二字,令人咂舌,忍不住再次八卦一番!
不过,八卦之后似乎悟出一点道理,这个“基于”引出的是科学假说?科学原理?前人发现?大家好好琢磨吧,也许下次你也会沾“基于”的光哩!
今天好奇上网查了查,看看获批项目是否公布,但没能查到,可能还要等两天。无意中发现,这两年我单位的中标课题的题目中“基于”(相当于英文中-based)两个字出现的频度很高,估计其他单位的申请者可能也喜欢用这两字,莫非它已成为传说中的“国基体”?
我见过的申请书标题的经典“国基体”一是“玄而又玄”,二是“耸人听闻”,三是“牵强附会”,总之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中不中标无人能左右,但至少先让评审者惊秫一回,然后细细品味一番。
项目名称取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评审者的好恶,取个“吸睛”的题目无可厚非,但“时髦”和“花俏”并不一定讨巧,而千篇一律的“基于”会否让人反感呢?
非也,带“基于”的标书中标率如此之高,想必评委们非常青睐此二字,令人咂舌,忍不住再次八卦一番!
不过,八卦之后似乎悟出一点道理,这个“基于”引出的是科学假说?科学原理?前人发现?大家好好琢磨吧,也许下次你也会沾“基于”的光哩!
回复
已有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