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指南申报项目视频答辩评审专家名单公告
浏览
2105
回复
0
收藏
0
1#
2018-10-24 21:31:06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评审工作安排,兹定于2018年10月25-28日组织召开“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指南申报项目答辩评审会。此次评审采用视频答辩评审方式,评审专家统一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抽取产生,共85人。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精神,现将评审专家名单予以公布。
组1-成因大数据与源解析
组2-调查监测与风险监管
组3-化工类场地
组4-矿业和冶金工业场地
组5-石油工业场地
组1-成因大数据与源解析
1.1 我国污染场地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1.2 基于大数据的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识别与风险管控
1.3 经济快速发展区场地土壤污染源识别与源—汇关系
1.4 重点行业场地污染形成机制与源解析
1.5 场地土壤重金属积累、转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1.6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迁移扩散与预测
1.7 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
序号 | 专家姓名 | 所在单位 |
1 | 沈阿林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2 | 吴艳宏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3 | 朱青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4 | 艾绍英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5 | 郭伟 | 内蒙古大学 |
6 | 张鸿 | 深圳大学 |
7 | 周卫军 | 湖南农业大学 |
8 | 张国印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
9 | 谢兴华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10 | 黄益宗 |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11 | 孙洪广 | 河海大学 |
12 | 王仕琴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13 | 王琳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14 | 张进德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15 | 邓良基 | 四川农业大学 |
16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17 | 李旭祥 | 西安交通大学 |
组2-调查监测与风险监管
2.1 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原位采样新技术与新设备
2.2 场地污染实时响应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
2.3 场地土壤污染物形态和有效性测定方法与标准化
2.4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基准
2.5 场地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标准
2.6 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体系与方法
2.7 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与场地安全利用监管技术和标准
2.8 重点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场景与定量估算方法
2.9 高关注化学品风险管控关键技术
4.4 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净化技术
序号 | 专家姓名 | 所在单位 |
1 | 陈吉平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 | 李永涛 | 华南农业大学 |
3 | 彭渤 | 湖南师范大学 |
4 | 孙明星 |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 |
5 | 赵南京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6 | 卢月红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
7 | 王存龙 |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
8 | 罗泽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孙学智 |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
10 | 李小平 | 华东师范大学 |
11 | 崔岩山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2 | 张增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3 | 李花粉 | 中国农业大学 |
14 | 余闯 | 温州大学 |
15 | 孙英杰 | 青岛理工大学 |
16 | 孙金秀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17 | 陈会明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组3-化工类场地
4.1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土壤高效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4.2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热脱附成套技术与装备
4.3 制革类及铬化工类场地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
4.5 地下水原位修复功能材料定向注入与强化传输技术
4.6 场地地下水卤代溶剂污染高效修复技术
5.5 京津冀及周边焦化场地污染治理与再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5.6 长江三角洲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及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5.8 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序号 | 专家姓名 | 所在单位 |
1 | 赵晓军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2 | 仇荣亮 | 中山大学 |
3 | 于洪文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4 | 吴启堂 | 华南农业大学 |
5 | 何理 | 华北电力大学 |
6 | 苑宝玲 | 华侨大学 |
7 | 国伟林 | 济南大学 |
8 | 韩宝平 | 中国矿业大学 |
9 | 汪家权 | 合肥工业大学 |
10 | 刘成 | 河海大学 |
11 | 刘志培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12 | 刘元元 | 重庆大学 |
13 | 黄志勇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14 | 占新华 | 南京农业大学 |
15 | 王爱勤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16 | 陈明良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17 | 姜斌 | 天津大学 |
组4-矿业和冶金工业场地
5.2 中南有色金属冶炼场地综合防控及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5.3 华南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协同修复技术装备与综合治理示范
3.1 重金属尾矿库污染高效固化/稳定化材料、技术与装备
3.2 浸矿场地残留浸矿剂高效淋洗材料、技术与装备
5.1 西南金属采选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防控与治理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5.4 西北特殊生境有色金属污染场地土壤原位物化和生态修复技术及集成示范
序号 | 专家姓名 | 所在单位 |
1 | 刘阳生 | 北京大学 |
2 | 纪雄辉 |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3 | 李忠武 | 湖南大学 |
4 | 王学江 | 同济大学 |
5 | 张静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6 | 王红旗 | 北京师范大学 |
7 | 张永祥 | 北京工业大学 |
8 | 李小方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9 | 刘建明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0 | 袁旭音 | 河海大学 |
11 | 赵之伟 | 云南大学 |
12 | 韩正昌 | 南京格洛特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13 | 王辉 |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4 | 王少锋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15 | 李辉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6 | 杜峰 | 南京工业大学 |
17 | 李取生 | 暨南大学 |
组5-石油工业场地
3.3 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绿色清洗—脱附集成技术与智能化装备
5.7 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集成示范
序号 | 专家姓名 | 所在单位 |
1 | 赵林 | 天津大学 |
2 | 林先贵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3 | 高大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 窦森 | 吉林农业大学 |
5 | 徐愿坚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6 | 张兴昌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7 | 何锋 | 浙江工业大学 |
8 | 胡钦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 徐恒 | 四川大学 |
10 | 党志 | 华南理工大学 |
11 | 匡少平 | 青岛科技大学 |
12 | 欧阳峰 | 西南交通大学 |
13 | 聂麦茜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4 | 刘晓艳 | 上海大学 |
15 | 周风山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6 | 张枝焕 | 中国石油大学 |
17 | 陈家庆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2018年10月24日
010-58884848/58884866
回复
已有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