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基金评审人的经验
浏览
8346
回复
4
收藏
0
1#
2018-9-26 11:47:24
去年申请基金,满怀期待的等待结果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基金中标后心情激动的热劲还没散呢,五月初居然收到基金委要求我做评审人的邮件~~额滴个神,恕我无知,我还不知道中了基金就得有责任给别人评审基金了~~ 当时收到邮件,邮件名一个是“青年”一个是“地区”,发件人是“report”,如此简短,导致我第一反应是垃圾邮件,扫了一眼后没明白什么意思,直接无视了。直到五月中旬,基金委发来催评邮件,仔细看了一下,才明白是让我给别人评审基金,当时突然感觉被赋予如此重任,自己不敢接手的感觉。就好像我头天刚拿到毕业证书,第二天就被拎上讲台要求给别的学生做老师那感觉,诚惶诚恐啊~
有压力但是还是更好奇,不知道自己收到什么样的本子。赶紧打开看看,大概看了下,整体写的一般,没什么创新性,有个作者博士毕业也没发过一篇英文,让人担心他的基础哦。比较一下自己当初写的本子,觉得自己还是写的很不错的了(嘿,我的基金评审可是3A哦),这样的本子我的第一反应是应该据掉。但是呢,直接拒掉,怎么感觉太残忍了,去年还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今年一下成了人为鱼肉我为刀俎,想想自己去年的焦急劲,自己给别人评,下不了狠心啊。纠结着,以至于我一直拖到现在,眼看这周末评审期限就到了,不得不重新抖数精神,尽力排除自己的个人情绪,客观的评价下申请书~~
根据我第一次做评审人的经验,给各位青椒提供点建议,因为很有可能你们的本子也会落在和我一样的青椒评审人手上哦
1. 本子版面一定要做好,千万别出现错别字和格式不整齐等问题,我们这种青椒评审人,学术水平不见得够,但是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到申请人是不是下了真功夫~认真的人总会让人总想给他加把油的~
2.本子写出了框架,也需要在研究方法等方面加点细节,框架的东西copy起来太容易,但是更多的细节可以表现出你对本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
3.引用论文需要引些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才能显出你还是很关注本领域的国内外前沿的~
4.经费预估要合理点。我收到的本子,预估买两台电脑,一台估了2万,国内会议一人一次会议估了一两万,我就感觉费用估算太高,其余的费用估算也很粗枝大叶而且很高,对这个我就印象很不好。
有压力但是还是更好奇,不知道自己收到什么样的本子。赶紧打开看看,大概看了下,整体写的一般,没什么创新性,有个作者博士毕业也没发过一篇英文,让人担心他的基础哦。比较一下自己当初写的本子,觉得自己还是写的很不错的了(嘿,我的基金评审可是3A哦),这样的本子我的第一反应是应该据掉。但是呢,直接拒掉,怎么感觉太残忍了,去年还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今年一下成了人为鱼肉我为刀俎,想想自己去年的焦急劲,自己给别人评,下不了狠心啊。纠结着,以至于我一直拖到现在,眼看这周末评审期限就到了,不得不重新抖数精神,尽力排除自己的个人情绪,客观的评价下申请书~~
根据我第一次做评审人的经验,给各位青椒提供点建议,因为很有可能你们的本子也会落在和我一样的青椒评审人手上哦
1. 本子版面一定要做好,千万别出现错别字和格式不整齐等问题,我们这种青椒评审人,学术水平不见得够,但是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到申请人是不是下了真功夫~认真的人总会让人总想给他加把油的~
2.本子写出了框架,也需要在研究方法等方面加点细节,框架的东西copy起来太容易,但是更多的细节可以表现出你对本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
3.引用论文需要引些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才能显出你还是很关注本领域的国内外前沿的~
4.经费预估要合理点。我收到的本子,预估买两台电脑,一台估了2万,国内会议一人一次会议估了一两万,我就感觉费用估算太高,其余的费用估算也很粗枝大叶而且很高,对这个我就印象很不好。
4#
2018-10-10 16:10:51
4月29日就接到了评议邀请书,尽管只有一份,呵呵,也总算是个评审专家了,这可能是去年得了一个基金资助的结果。接到通知,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感觉自己的地位还是不一样了,呵呵。 虽然只是一份评议书,但还是不敢怠慢,申报书的内容与本人研究方向也非常接近,所以对申报书写的东西也非常熟悉,审阅起来感觉就是比较爽,当然啦,本子本身写得也比较好。看此年轻人博士毕业刚出道,几乎还没主持过什么项目,但参与的项目还是比较硬的,博士期间也出了些科研成果,写的东西也是老板基金的延续(怪不得写起来得心应手,O(∩_∩)O~),写作也比较规范,内容设置合理,技术路线也被较清晰,方法比较科学,估计他老板以前的基金课题的本子也是他写的,呵呵。 当然啦,缺点也是有的,比如概念较多的时候没有仔细交代清楚,当较多方法时,其应用如何把握?特别是文献引用还不够规范,前后还不能完全对应起来,这要给别人,可能就会因此而毙掉了,理由是没有经受过正规训练似的。 但出于对年轻人的同情,尽管出了点小毛病,但毕竟是瑕不掩瑜嘛,况且评议要求强调的是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等,对于其他的不必过于苛刻,培养年轻学术人才要紧。 所以本评审人还是放了一马,给了个可予资助的评审结论,提交完后,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
5#
2018-10-10 16:56:46
回复
已有 4 条回复
相关帖子